網友 LukeLo 的「漫談數位音樂」

討論MP3、WAV、MIDI、WMA甚至其他數位音訊的播放、製作、轉換等。

版主: DearHoney

Tiberius
神人
文章: 931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文章 Tiberius »

啊啦, 耍白爛了... :-.-:

mid/side 可以看這裡 (非常簡單的簡介)

http://www.mp3dev.org/mp3/gpsycho/ms_stereo.html

<!-- Edit Notice Start -->

<font size=-1>[ 這篇文章在 2001-07-09 18:18 被 Tiberius 編輯過 ]</font><!-- Edit Notice End -->
phantasma
初學者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01-07-10 08:00
來自: 台灣

文章 phantasma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MPEG Audio 以及 MPEG Video, JPEG 等等規格, huffman table (或者說 codebook) 是已經預先設計好的, 編碼端與解碼端各有一份. 制定者在跑過一拖拉庫的影音資料之後, 利用統計學分析, 建出最佳的對應表.

</FONT><!-- BBCode Quote End -->
補充一下,在一般的 video/image 標準中所使用的 huffman table 通常都不只一個,會隨著所要壓縮的資料不同,選用不同的 table

至於 mp3 中斷可以繼續聽,我認為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1. 一般所採用的 Huffman Code 是 non-adaptive entropy coder
2. 每個 macro block 之後,會有 EOB 之類的 synchronization word,用來標記一個 block 的結束,因此通常錯誤會被限制在這個 block 內

zip 一有錯就解不開是因為它的 dictionary table 是動態產生的,如果說 table 錯了,或是 data 錯了使兩者不 match ,解出來的就有問題!
光光
初學者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1-07-10 08:00
來自: 新竹

文章 光光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啊啦, 耍白爛了... :-.-:

mid/side 可以看這裡 (非常簡單的簡介)

http://www.mp3dev.org/mp3/gpsycho/ms_stereo.html


</FONT><!-- BBCode Quote End -->
MS編碼技術是早年BBC的錄音的方法其中
M = (L + R) 用一個單一指向麥克風錄L + R的聲音
S = (L - R) 用一個八字指向麥克風錄L - R的聲音
其好處是 M + S = 2L , M - S = 2R
如此便可以把聲道分離的更好
另外在lame所說的當左右聲道相近時則可以大量節省S所花的空間

此外人耳確實對2k以上的Pan敏感這點是對的
資料來源 : 聲訊傳播手冊:成音與錄音理論 塗能榮 /世界
<!-- Edit Notice Start -->

<font size=-1>[ 這篇文章在 2001-07-11 01:07 被 光光 編輯過 ]</font><!-- Edit Notice End -->
光光
初學者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1-07-10 08:00
來自: 新竹

文章 光光 »

這邊小弟有幾個疑問提出!

有沒有人大量的去購買同樣的CD,然後每一片去仔細聆聽,是不是壓製的片子就能保證每一張都有相同的聲音.如果不是,那麼一片有些微Jitter的燒拷片是不是一個可接受的範圍?

另外震動也會對Jitter產生影響
假設有一個震動(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其震動的頻率剛好是石英震盪器的時脈頻率,而震動的方向又剛好與石英震盪器震動方向相反,那麼在此一短暫時間內是不是時鐘就不會跑了?如果是,那是不是意味著Jitter是無法完全消除的,除非都沒有震動.
不然或多或少都會有Jitter產生!

另外有一點要提出的疑問是,燒錄片與原CD聲音的差距是否有證實是Jitter的影響最鉅?
JamesT
神人
文章: 1347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文章 JamesT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是不是壓製的片子就能保證每一張都有相同的聲音.如果不是,那麼一片有些微Jitter的燒拷片是不是一個可接受的範圍?</FONT><!-- BBCode Quote End -->

壓片也是有jitter的。而且壓片的jitter程度往往也有極大的差異, 比方說XRCD就號稱其製程能夠使壓片的jitter降至最低; 而一些台灣盜版的低成本壓片常有音色音場紊亂的表現, 因為壓製過程jitter控制不佳。

如果以 efu's page 所做的實驗來看, 良好的燒錄CD其jitter約為日本出品的一般CD的2倍左右。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另外震動也會對Jitter產生影響
假設有一個震動(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其震動的頻率剛好是石英震盪器的時脈頻率,而震動的方向又剛好與石英震盪器震動方向相反,那麼在此一短暫時間內是不是時鐘就不會跑了?如果是,那是不是意味著Jitter是無法完全消除的,除非都沒有震動.
不然或多或少都會有Jitter產生!</FONT><!-- BBCode Quote End -->

這一個問題我看不太懂......jitter和震動有什麼關係嗎?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另外有一點要提出的疑問是,燒錄片與原CD聲音的差距是否有證實是Jitter的影響最鉅?
</FONT><!-- BBCode Quote End -->

除了jitter不同以外, 燒錄片跟原CD也沒有什麼差了。
Andantino
神人
文章: 222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來自: Taelons Mother Ship

文章 Andantino »

難不成光兄真以為石英震盪器是機械震動? :D
光光
初學者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1-07-10 08:00
來自: 新竹

文章 光光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難不成光兄真以為石英震盪器是機械震動? :D
</FONT><!-- BBCode Quote End -->
既是(管他磁場或電場)震盪難不成都不會受外界震動的引響? 不知道物理系的知不知道是否有引響?
不過這既是發問當然是希望有知道的人解答!
我想探究是否震動是造成clock skew的原因?

另外再問一些問題:
以前的類比系統中是不是也有Jitter? 那是否Jitter對數位系統的引響特別大? 不然以前的類比系統的Jitter都可被接受? 為何現在會如此計較?
或者說現代的人要求較高?
天地
神人
文章: 1244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來自: 東大畢業生

文章 天地 »

你或許不知道何謂jitter
類比的那只能叫震動
光光
初學者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1-07-10 08:00
來自: 新竹

文章 光光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你或許不知道何謂jitter
類比的那只能叫震動
</FONT><!-- BBCode Quote End -->
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可以詳細說嗎?
類比的就不能叫Jitter嗎? 這有點顛覆以前我對Jitter的看法! 請問一下Jitter的定義?
LukeLo
神人
文章: 2100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文章 LukeLo »

您對Jitter的認識可以藉有閱讀以下文章有所收穫。\r
http://www.dcsltd.co.uk/papers/jitter.pdf
您也可以參考本討論區標題為Jitter Correction的討論串。看來我的文章寫得很爛,讓人以為Jitter就是震動。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