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看過的勿怪
版主: DearHoney
這篇以前的確是看過,看完之後不禁要為那對Genesis G1掬一把同情淚...又是一個拿跑車來跟休旅車比較,搞不清楚狀況的有錢用家。
比起來,這篇LCR-750THX兩聲道用家報導以及這篇玩盡ALTEC A5劇院之聲喇叭系統要來的有Hi-End精神多了。
照這麼說來,多聲道系統每個衛星之間那個結像的空間感不也是靠兩支衛星喇叭虛構而出的?那麼他調整兩聲道系統的功力到底又在哪裡?還是說他僅有著的,是砸錢之後的失落感?\r曹醫師卻對我說:“我現在很抗拒天價器材, 我已經不聽CD了, 多聲道音樂更接近真實, 我還想告訴你, 一套20萬的多聲道組合可以輕易的擊敗一套180萬的兩聲道HI-FI器材.”
曹醫師表示音響沒有HI-FI與AV的分別, 看影片與聽音樂的要求完全是一樣的, 這一點在多聲道系統中尤其明顯, 他接著說到, 有一些發燒友堅信2聲道是音樂的標準是因為還沒真正體驗過多聲道的好處. 事實上, 為甚麼多聲道系統相對於兩聲道會有這麼多優勢? 其實不難明白, 先不談DVD Audio與SACD這高資訊量錄製的音樂, 就以最簡單的DVD Video音樂片都能有超過CD片的採樣頻率. 在兩聲道的系統中, 中間的結像是虛擬的, 這意味著那個結像的空間感也是靠兩支左右喇叭虛構而出, 你只有在正中間的座位才能得到有限的立體感, 並且還要想著如何讓音場擴散, 如何讓結像有深度等等的… 但是在多聲道系統中, 實體的多聲道錄音與喇叭很輕易的就能給你最真實的結像, 曹醫師此時說出了關鍵: “ 在兩聲道系統中你會花很多錢買器材來追求這一些音場與立體感, 但這一些條件,在多聲道系統?堳o是活生生的與生俱來!”
比起來,這篇LCR-750THX兩聲道用家報導以及這篇玩盡ALTEC A5劇院之聲喇叭系統要來的有Hi-End精神多了。
51 Area待命中。
拔插線材請緊握端子頭,勿拉扯線身以免造成危險。
拔插線材請緊握端子頭,勿拉扯線身以免造成危險。
不要太在意了thestars 寫:嗯...............這文章似乎描述的的太過飛天遁地了些?(後面幾篇好像也是?)
也許高人真的有這種功\力,這境界小弟無法想像
像每次去音響展也是覺得好聽而已,無法像前輩們一般以文字描述之
不過為什麼多聲道不能跟雙聲道比呢?
我入門音響時的第一個抉擇就是多聲道與雙聲道的的選擇說...........
經過比較,了解兩者優缺,確定自己聽音樂多,選擇雙聲道,接下來一切才開始
還是大家從沒這麼比較過,是小弟太奇怪?
至於我本身對喇叭的想法,也是沒分什麼Hi-Fi/AV的,尤其是我手上有一些兩聲道的音樂DVD,請問這算是什麼?
所以不要太在意一些文字上的東西了
真要知道自己的音響空間感好不好,用HBO就可以測了,當你轉到HBO時,應該立刻被聲音環繞才是正確的。(有時公視的節目也有立體聲)
最後,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搶救雷恩大兵的空間感明明很差啊(我前後擁有過DD與DTS版本),爲什麼一堆人都拿這片來測 [XD] ,隨便拿一張艾迴的DVD用DD音軌都可以巴假的 :evil:
事實上,一個錄得很好的母帶,不管是轉錄成什麼格式(DD/DTS/LPCM),都不應該在第一時間覺得不好(覺得好才是正常的),會感覺到不好的,就算後來轉錄成DTS的版本問世,其實還是不好啊
看到這裡 覺得 真是見仁見智曹醫師 寫:...........在兩聲道的系統中, 中間的結像是虛擬的, 這意味著那個結像的空間感也是靠兩支左右喇叭虛構而出, 你只有在正中間的座位才能得到有限的立體感, 並且還要想著如何讓音場擴散, 如何讓結像有深度等等的… 但是在多聲道系統中, 實體的多聲道錄音與喇叭很輕易的就能給你最真實的結像,.............
並且 就算是在環繞劇院中 沒坐在中間聽 整體聽感還是會受到影響
再說 DVD的音樂片做法真是什麼都有
除了很多直接就祇放左右兩聲道而已的以外
很多還是以左右為主來做結像空間的
也有六聲道平均分攤的 也有各方位分離度很高的
做法其實蠻多變的 怎樣做比較好 沒個標準的
哎呀~~~~隨便啦~~~~
My Dear PC.......
+RME96/32
+Dared MP5
+X-719
My Dear PC.......
+RME96/32
+Dared MP5
+X-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