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數位傳輸的音訊線材,音質會有差嗎???

討論電腦用喇叭,甚至一些家用音響AV喇叭都可以。

版主: DearHoney

yatin
初學者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02-11-17 22:04

文章 yatin »

關於CD-R:
我之前就有去看了EFU的CDR測試,但是那是日文站……
依照幾個漢字和外來語併音的結果,他好像是將錄音帶轉錄到CDR上面!
由於真的看不懂,按了幾個測試的連結就沒看了,所以對於他的測
試過程是怎樣的做法,我不是很了解,而且那些波型和頻譜所代表的意義什麼?
其中的差異是燒錄後空片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嗎?還是燒錄機本身修正的結果?
????
有誰看懂的,麻煩解釋一下!
我記得NERO內附有一套軟體可以測試CD的速度,其中AUDIO的部份有一個DAE
的品質測試,十分是滿分,那個部份跟EFU的測試原理有沒有一樣?

關於光纖和抗阻:
光纖數位線材會受抗阻影響而使JITTER產生變化嗎?所謂光纖不就是利用光來
傳遞訊號,以家庭AV設備來說,那麼短的距離光的訊號會有嚴重的衰竭?
????
……… 沈默是金………

所以………

不說話就有錢可以拿嗎???
頭像
kouyoumin
神人
文章: 1612
註冊時間: 2001-01-05 08:00
來自: 中正紀念堂
聯繫:

文章 kouyoumin »

teamJDK 寫:簡單的說,因為 AES/EBU 和 SPDIF 規格都是使用 bi-phase coding,把 clock 訊號和 audio 資料調變在一起送出。經過傳輸線的傳送,因為導線材質的電容、電抗等特性,會使得數位資料的波形發生變化,波形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上升或下降,使得原本資料中的 clock 訊號發生 jitter。
那麼如果只傳送Clock訊號是否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我一直很好奇像這種高精度的Clock訊號產生器經過一條線後還能保有多少精確度...
節約用電 - VIA EPIA CN運作中
JamesT
神人
文章: 1347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文章 JamesT »

DAE 品質測試是指 burst 之下抓取音軌的重現率, 這個層面是資料的正確性, 而跟我們想討論的 jitter 無關。

我們現在所謂的 jitter 是比資料正確性更進一步的東西, 這個 jitter 不論輕微或嚴重, 資料都是正確的, 當 jitter 嚴重到會讓數位邏輯電路出現錯誤的 bit 的時候, 那已經不是我們想討論的東西了, 也許它是極為嚴重的 jitter 造成的, 但我們應該稱呼它為 error ( 錯誤 ), 而不要再用 jitter ( 時間抖動 ) 來稱呼它, 這樣才不會讓人搞不清楚。

就如同本篇討論的原發文者, 許多人不懂為何明明是數位化的音訊, 為何還有音質的分別。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想到這裡的數位是要轉換成類比的。Digital-to-Analog 或 Analog-to-Digital 的過程中, 如果有 jitter, 那麼是必然有失真的。

簡單的解釋 jitter 對 D-to-A 的影響, 我們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即可, 假設數位 0 即輸出 0 伏特電壓, 而數位 1 即輸出 3 伏特電壓, 今天我的訊號是 0 和 1 以 10 Hz 不斷交換, 周期是 0.1 秒, 也就是說我在輸出端應該得到的結果是 0.05 秒的 0 伏特、0.05 秒的 3 伏特、 0.05 秒的 0 伏特、0.05 秒的 3 伏特......不斷重覆, 這是我想要的結果; 但是今天這個電路不夠好, 它雖然可以在 0 伏特和 3 伏特之間不斷交換, 但是它交換的時間卻一直在抖動, 原本預期恰好 0.05 秒交換一次的, 但它卻以 0.049 0.048 0.049 0.053 0.051 ...... 類似這種樣子在工作, 這就不是我想要的結果了。

------
在電訊號傳輸線上的特徵阻抗不匹配的問題會造成訊號反射, 因而增加 jitter。光纖則是以實際光程考慮, 有折線率變化、雜質、介質間界面、相散......等等問題。數位訊號一般應用情況很少需要考慮衰減的問題。

------
關於 efu 網站, 其重點在於不同 CD-R 片子燒錄出來之後, 刻痕本身帶有的抖動程度。
yatin
初學者
文章: 9
註冊時間: 2002-11-17 22:04

文章 yatin »

所以說:
CDR在燒錄出來後,即使它的雷射刻痕抖動的程度不一,還原成音訊資料的正確
性應該還是一樣的是吧!除非是太爛的CDR片燒錄出來的雷射刻痕超過正確性的
容忍值。我可以這樣說嗎?

基本上我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答,但我的收獲是遠超過這之外的,沒想到問一個
問題會有這樣樹狀的解答發展。
……… 沈默是金………

所以………

不說話就有錢可以拿嗎???
JamesT
神人
文章: 1347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文章 JamesT »

燒錄 CD-R 要保持資料完全正確也是另一個很值得討論的題目 ( 雖然以前已經討論過了, 若你有興趣就搜尋看看吧 )。

基本上, 當我們進入到以 jitter 為關心重點的層次的時候, 我們是已經假設了一個前提, 就是資料已經都是正確的。在這個前提之下, 是的, 不論 jitter 的情況如何, 資料當然都是正確的 ( 它是前提嘛...... )。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為什麼有的空片燒出來的 CD 音質比較好? 為什麼有的數位傳輸線音質比較好? 明明資料都一樣啊......對於這個疑問, 簡單的回答就是 jitter 一個字, 至於如果要很詳細的去深究到底如何影響、影響多大、如何解決......等等, 那就不是在討論區幾句話可以交待得完的了。

有一點想提出來的就是, 在一般的情形下, jitter 對音質的影響往往遠大於音訊資料的正確度。因為, jitter 隨時存在, 而資料通常很少發生錯誤, 而偶發的瞬間的音訊資料錯誤, 大部份是完全無法察覺。
teamJDK
大師
文章: 125
註冊時間: 2002-10-09 08:00

文章 teamJDK »

kouyoumin 寫:
teamJDK 寫:簡單的說,因為 AES/EBU 和 SPDIF 規格都是使用 bi-phase coding,把 clock 訊號和 audio 資料調變在一起送出。經過傳輸線的傳送,因為導線材質的電容、電抗等特性,會使得數位資料的波形發生變化,波形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上升或下降,使得原本資料中的 clock 訊號發生 jitter。
那麼如果只傳送Clock訊號是否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我一直很好奇像這種高精度的Clock訊號產生器經過一條線後還能保有多少精確度...
這個我就不懂了 :P
我只知道因為 bi-phase coding(bi-phase mark code)的特性,造成 AES/EBU 規格無法避免傳送時的時基誤差,導致高 jitter。
如果獨立用另一條線來傳送 clock infomation,通常會用很高的 clock 頻率(例如 I2S enhanced 的 master clock 是用 384/256 倍的取樣頻率),所以可以避免 jitter 產生的誤差。(誤差平均分擔掉了?)
大致上知道是這樣,至於詳細的原理,就要請大大來解說了 ^^

AES/EBU 當初據說是想節省連接線的數目,所以把 data 和 clock 用同一條線傳送,結果沒注意到這樣會造成 jitter 的問題。

除了傳送的 jitter,其他的 jitter 問題(CD 的 jitter,A/D 錄音的 jitter...),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http://www.jitter.de/english/engc_navfr.html
我是覺得很值得一看,以前好像有貼過 :P
teamJDK
大師
文章: 125
註冊時間: 2002-10-09 08:00

文章 teamJDK »

teamJDK 寫:這個我就不懂了 :P
我只知道因為 bi-phase coding(bi-phase mark code)的特性,造成 AES/EBU 規格無法避免傳送時的時基誤差,導致高 jitter。
如果獨立用另一條線來傳送 clock infomation,通常會用很高的 clock 頻率(例如 I2S enhanced 的 master clock 是用 384/256 倍的取樣頻率),所以可以避免 jitter 產生的誤差。(誤差平均分擔掉了?)
剛剛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我的理解有誤,上面說的是錯的。
非常抱歉 m(_ _)m
引用 I2S enhanced 說明文件裡面的原文
The most common digital audio interface today is the S/PDIF (Sony / 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The
S/PDIF cleverly utilizes biphase-mark encoding technique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able conductors to
one, thereby offering a very efficient means of inter-connecting two digital audio products. However,
when transmitted through a real-world band limited cable and circuitry, the biphase-mark encoded signal
is susceptible to crosstalk from the data portion to the clock. The clock that is recovered from
the received digital audio signal will therefore possess jitter that is related to the audio data signal.

Since this clock is used to perform the subsequent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 there will be timing errors
in the conversion that will result in voltage errors in the recovered analog signal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audio signal itself, thereby resulting in jitter-induced distortion.
The bus specification was developed by Philips Semiconductors as a means to transfer sound data
between integrated circuits. This interface is commonly used in compact disc and various other audio
products. The bus uses 3 signal lines to transmit the audio data from one IC to another; serial clock,
word select, and serial data. In this, and other publications, these signals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bit
clock, word clock, and data. The fact that the data is transmitted on a separate line from the bit and
word clocks makes this protocol resistant to data-to-clock crosstalk, which is a shortcoming of the com-mon
inter-product formats such as S/PDIF, AES/EBU, and the others mentioned in section 1.
看來是 bi-phase coding 本身的問題,造成 audio data 會和 clock 產生干擾。
至於獨立傳送的 clock 訊號如何避免 jitter,這個我還是不知道 :P
forgiven
神人
文章: 341
註冊時間: 2002-04-17 08:00
來自: 天空

文章 forgiven »

yatin 寫:所以說:
CDR在燒錄出來後,即使它的雷射刻痕抖動的程度不一,還原成音訊資料的正確
性應該還是一樣的是吧!除非是太爛的CDR片燒錄出來的雷射刻痕超過正確性的
容忍值。我可以這樣說嗎?

好想這麼說 "先去練練你的耳朵吧" :P

其實小弟的耳朵也還沒辦法分辨出不同燒錄片之間的差異(喇叭沒有辦法也是問題)

但是原版片跟燒錄片的差別就相當大 :D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