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質報告一覽表

音效卡的問題在此討論。

版主: DearHoney

DearHoney
神人
文章: 6487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聯繫:

文章 DearHoney »

您的問題其實之前討論過了,不過不是在這一個討論串內。
DearHoney
神人
文章: 6487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聯繫:

文章 DearHoney »

MX200 的成績補上來了。

另外把一系列三篇文章,改成四篇了,原本在主頁的總結部分,獨立出來成為另外一篇:

<a href=/RMAA_Report/conclusion.php>各家音效卡重點分析與總結</a>
DearHoney
神人
文章: 6487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聯繫:

文章 DearHoney »

ASUS A7N266-E(nVIDIA nFORCE)主機板的類比輸出音質成績補上來了。
DearHoney
神人
文章: 6487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聯繫:

文章 DearHoney »

nVIDIA nFORCE AC-3 輸出,分別以 ADS2000 與 AD300 這兩款解碼器做解碼後的音質成績也補上來了。

由於 AD300 本身會在 20kHz 附近拉高頻率響應,所以解碼出來的曲線也有這個現象。不過很明顯的,nFORCE 上的 Dolby Digital 編碼,大約是在 16-17kHz 這附近開始急遽衰減,並且直接砍掉,所以不論是 ADS2000 與 AD300 都出現了這種情況。也因為在這個頻斷以上就砍掉,造成測試互調失真時所需的 19k 與 20k 頻率完全出不來,而導致互調失真的成績出現極為離譜的數據,這是要特別說明的部分。我們可以調整 RMAA 的參數,來檢測出比較合理的互調成績數據,但這麼一來,就對其他已經一百多筆的數據資料不公平了。

一般音效卡再爛,19k 與 20k 並不是完全無法重現,只是要衰減很多而已,但是經過 Dolby Digital 編碼一弄,則變得一點機會也沒有,解碼器把頻響拉高也救不回來。

撇開互調失真的離譜成績,一如我們早就預測過的,nFORCE 的 Dolby Digital 即時編碼輸出品質,的確是相當不好,只有接線方便這個優勢而已。然而 ASUS A7N266-E 在類比輸出上的嚴重省料,造成在聽感上,還不如拿 Dolby Digital 輸出,以額外的解碼器來還原遊戲中的多聲道音效,還比較好聽一點。
南宮博士
初學者
文章: 23
註冊時間: 2002-01-27 08:00
來自: 原子光研究所
聯繫:

文章 南宮博士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另外我有一個關於翻譯 IM 上的疑問,因為自己都看不懂,所以沒有翻譯出來。問題是這樣的,PCAV 那邊舉了一個例子,說在 IM 的測試上,它的 beats 就是兩個頻率的和、差、倍數,所以 14K 與 15K 會有 1K 與 29K 的 beats,到此我還看得懂,但是他後面還寫了一個 13K,這是怎麼算出來的?
</FONT><!-- BBCode Quote End -->
當一個signal pass through一個nonlinear circuit會出現多次的harmonic,
我簡單說明一下...

假設有一個nonlinear circuit它的output-input relation是這樣的一個function:

vo(t)=a1*vi(t)+a2*v2^2(t)+a3*v3^3(t)+....(後面自己填)(general function)
( * -> 乘, ^ -> 次方 )

現在有一個monotone(不用monotone會算死...)的signal

vi(t)=Vm*cos(2*pi*f*t)...(就是一個 "波" 動拳啦...)

(P.S.角度就不考慮了,因為那個符號我打不出來....哎啊啊...)

要pass through這一個nonlinear circuit,則output-function會變成這樣..

vo(t)=a1*Vm*cos(2*pi*f*t)+a2*Vm^2*cos^2(2*pi*f*t)+a3*Vm^3*cos^3(2*pi*f*t)+......(後面還有很多,一樣自己填)

展開後會變這樣...

vo(t)=1/2*a2*Vm^2+(a1*Vm+3/4*a3*Vm^3)cos(2*pi*f*t)+1/2*a2*Vm^2*cos(4*pi*f*t)+1/4*a3*Vm^3*cos(6*pi*f*t)+........
(算到3次方就好了...會累死,我用手工算的呢.....要的話後面自己推啦..)

到這裡我想你們應該發現其中奧妙的地方了吧....也就是一個frequency為F的
signal經過一個nonlinear circuit出來就會跑出2F,3F,4F,....的harmonic,愈後面的影響力愈小....(如上式..3F的部份)

如果兩個sigal一起進去nonlinear circuit的話,就會出現"mix"的現象,也就是會有v1(t)*v2(t)跑出來,這個就叫做intermodulation product...

把上面那個最長的function代進來後(這裡用fourier transform來作會比較快..),就會跑出F1跟F2的"和"跟"差"(加起來跟減起來),還有後面一堆harmonic也會"加起來"跟"減起來"...所以output就會是:(我只寫出分量..式子就算了..自己用matlab作啦..)
原本的signal: F1,F2
second-order products: F1+F2,F1-F2
third-order products:2F1+F2,2F1-F2,F1+2F2,F1-2F2
fourth-order products:2F1+2F2,2F1-2F2,3F1+F2,3F1-F2,......
(一樣...後面就自己來啦,自己動手樂趣多啦...)

所以"親愛的蜂蜜"大人(原文dearhoney)所提及的13KHz是由2*14KHz-15KHz(2F1-F2)組成的....而非14KHz-1KHz,因為1KHz不是14KHz也不是15KHz的harmonic...

好累好累...打得好累....下次買個手寫板好了....

累了...就聽音樂吧...今天才去音悅把"侯姐特製高級手工類比訊號線"給拿回來...
現在要來享受了....耶....
<!-- Edit Notice Start -->

<font size=-1>[ 這篇文章在 2002-02-13 11:08 被 南宮博士 編輯過 ]</font><!-- Edit Notice End -->
南宮博士
初學者
文章: 23
註冊時間: 2002-01-27 08:00
來自: 原子光研究所
聯繫:

文章 南宮博士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因為,測試 THD 時,是發出頻率為 1K 的聲音(好像這是習慣?)。之前我曾經用 Cool Edit 來檢測諧波失真,也是用 1K 的正弦波。
</FONT><!-- BBCode Quote End -->
人耳就是一個filter,一個receiver,對不同的frequency會有不同
的response,或許我們說是\"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感受不同"...

為了分析這種現象,我們使用類似人耳response的"weighting curve"(為frequency對"annoyance"的function)當作參考,如北美糸統使用的"C-message"(因形狀像"C"而得名)和CCITT使用的"psophometric weighting",這兩種其實大同小異...

以"C-message"為例,其中1KHz到3KHz附近最平坦,其中1KHz weighting最高,這代表人耳對1KHz附近的聲音最為敏感(就是"annoyance"最大啦),舉個例子來說明,以北美500種電話設備的使用者而言,平均來講,要產生同樣人耳所感受到的惱人程度,1KHz只要0 dBm,300Hz要17 dBm,400Hz要11.5 dBm,3KHz要
4 dBm.....所以北美糸統採用1KHz當作reference(CCITT是建議用800Hz啦)...

當然這是一個統計出來的參考值,畢竟每個人對聲音的感受都不太一樣,不過基本上差異也不會太大...所以如果你自己無聊去作測試,發現自己最敏感的聲音是在3KHz,那是正常的...而且人耳對頻率變化的感受程度不大...除非是大範圍的頻率變化...

如果你發現你最敏感的聲音是在100KHz,那我想你可能是不小心"進化"了....

所以採1KHz來作reference可以是參考其它糸統的吧..當然我猜不準,
打電話去問他們比較快啦...
南宮博士
初學者
文章: 23
註冊時間: 2002-01-27 08:00
來自: 原子光研究所
聯繫:

文章 南宮博士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而互調失真則是以 19K 與 20K 兩個頻率來檢測,所以在圖形上,19K 與 20K 的地方會高起來甚多,原因就是在此了。推測利用這兩個頻率的原因在於 19 與 20 可以組合出 1 2 3 4..... 直到 19 的頻率(基於互調失真的理論是兩頻率的和與差,以及產生出來的頻率,仍然可以相互組合和與差,所以 20-19=1,利用這一個 1,就可以組合出 1 2 3 4 5.... 了),這樣可以一口氣檢測較多的互調失真。
</FONT><!-- BBCode Quote End -->
這樣並沒有檢測其他頻率的互調失真,19K+20K出來的就只有19K跟20K的intermodulation products的term....
TMNEXT
神人
文章: 271
註冊時間: 2002-01-02 08:00
來自: 人畜同樂促進會

文章 TMNEXT »

辛苦了 [b07]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IMD)的圖示大概長這個樣子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 ... mp.html#c4

IMD 失真比 Harmonic distortion 更加嚴重,因為 Harmonic distortion 所產生的失真至少是原來音樂訊號的諧波成分,這點還可以忍受,但是 IMD 卻會產生許多原來音樂訊號沒有的成分,所以很容易被注意到。\r

關於人耳的敏感度,不知道為什麼背耳實驗室用在 telephone message circuit 的 C-message,1KHz weighting 是最高的。
一般人耳的聽覺極限,3KHz 附近是最敏感的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 ... ud.html#c2
這是因為耳朵外耳道的長度,其共振頻率為 2.5~3KHz,外耳道入口的耳殼呈盤狀凹型,此處在 5kHz 附近產生共振,這兩個共振頻率造成鼓膜在 2~6KHz 的頻寬範圍,產生 10dB 的昇壓。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 ... ns.html#c2

不過每個人的耳道長度不同,最敏感的位置可能會有誤差,基本上 1~6KHz 都算是相當敏感的區域。
南宮博士
初學者
文章: 23
註冊時間: 2002-01-27 08:00
來自: 原子光研究所
聯繫:

文章 南宮博士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辛苦了 [b07]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IMD)的圖示大概長這個樣子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 ... mp.html#c4

IMD 失真比 Harmonic distortion 更加嚴重,因為 Harmonic distortion 所產生的失真至少是原來音樂訊號的諧波成分,這點還可以忍受,但是 IMD 卻會產生許多原來音樂訊號沒有的成分,所以很容易被注意到。\r

關於人耳的敏感度,不知道為什麼背耳實驗室用在 telephone message circuit 的 C-message,1KHz weighting 是最高的。
一般人耳的聽覺極限,3KHz 附近是最敏感的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 ... ud.html#c2
這是因為耳朵外耳道的長度,其共振頻率為 2.5~3KHz,外耳道入口的耳殼呈盤狀凹型,此處在 5kHz 附近產生共振,這兩個共振頻率造成鼓膜在 2~6KHz 的頻寬範圍,產生 10dB 的昇壓。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 ... ns.html#c2

不過每個人的耳道長度不同,最敏感的位置可能會有誤差,基本上 1~6KHz 都算是相當敏感的區域。
</FONT><!-- BBCode Quote End -->

嗯...哦耶..其實psophometric weighting看起來也是在1KHz最高,至於它們怎麼"量"出來的,這可能直接打電話問他們會比較好,不過我跟他們不熟...應該說是完全沒來往...你打104問看看好了...

從歐美那些"單位"在定QoS的方式,我猜"C-message"應該是用統計的方式"量"出來的...事實上這兩個weighting curve在3KHz之後就掉得滿快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電話糸統都是把bandwidth定在300~3.4KHz左右...

您所提供的資料應該是比較科學的測量方式,只不過不知是單指物理上的影響(就是形狀大小啦..),還是也包括心理?...聲音這種東西有時候滿主觀的....

不過也感謝您的指教...其實這方面我只是基礎的會而已..如果可以的話,順便把相關資料寄給我(E-mail啦),等我這陣子忙完後可能就會用到了(真的..)..只是....哎啊啊...."外耳道" ?! 專有名詞跨謀啦....
南宮博士
初學者
文章: 23
註冊時間: 2002-01-27 08:00
來自: 原子光研究所
聯繫:

文章 南宮博士 »

再補充一下...
多出來的harmonic其實就是不必要的東西...either in harmonic distortion
or IMD.....

如一個mono-tone的絃音作input,出來應該還是只有一個mono-tone...

不過...好像有點離題...不知會不會被站長砍?
回覆文章